更多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布拖县属于哪个市(地理冷知识—四川凉山布拖县)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06 08:09:52    

在四川省西南边缘,有一个地方被称为“火把原乡”“阿都高腔之乡”“彝族银饰之乡”,它就是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东部的布拖县。这里夏季气候凉爽,自然景观丰富,还有传承千年的“火把节”文化。现在,和我们一起走进布拖,打卡首届“中国国家地理·布拖乐安湿地飞鸟音乐嘉年华”,感受这里的清凉与火热。

清凉布拖,风景秀美

布拖县位于横断山脉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拥有山地、河谷、峡谷等多种地貌,境内阿布泽鲁山海拔3891米,是布拖县最高峰。由于地处高原,海拔高,又有河流深切,导致相对高差较大,使得这里的夏季平均气温约为21℃至23℃,堪称夏日避暑胜地


布拖又称吉拉补特,在彝语中表示“有刺猬和松树的地方”。布拖县的地形地貌可以概括为:三个坝子四片坡,两条江河绕县过,九分高山一分沟,立体气候风光多。

布拖如此清凉的原因不只海拔,还有纬度因素。布拖县属于亚热带滇北高原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凉爽多雨。受地貌与季风的影响,立体气候特征明显,甚至可以看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奇特景观。复杂多样的气候不仅带来了丝丝凉意,对丰富布拖景观和增加生物多样性也至关重要。在生物资源这方面,乐安湿地首屈一指。


乐安湿地水草丰美,物种丰富。图片源自《中国国家地理凉山州特刊》 摄影/叶昌云


乐安湿地是四川第二大高原泥炭沼泽湿地,也是目前已发现的四川省唯一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种群越冬地。每年,上万只飞鸟来此繁衍生息,其中不乏黑鹳、苍鹭等珍稀鸟类。漫步乐安湿地,岸边绿草如茵,水面平静无波,蓝天白云映照在水面,云动仿佛水面也随之而动;当阳光照耀在水面,又会反射出浅浅的金光……在乐安湿地感受自然之美,体悟生命之活力,便更加理解和谐共生之意。


布拖乐安湿地拥有众多独特的鸟类物种,是丹顶鹤、黑鹳、黑颈鹤、斑头雁等珍稀鸟类的重要栖息地。


如果说乐安湿地呈现了水与生物的和谐之美,那乌科梁子则呈现出山与花海的绚烂美。乌科梁子漫山遍野的索玛花盛开,浪漫绚丽,置身其中,呼吸间,只余香气扑鼻,令人沉醉。


索玛花海,彝族语称杜鹃花为索玛花。摄影/杨黎明


如果说湿地秀美、花海繁盛是布拖展现的静态美,那么惊险刺激的西溪河峡谷景观,则赋予了布拖险峻的动态美。西溪河是金沙江支流,其上游发源于越西县,自北向南从布拖县与金阳县交界处流过,水流湍急,奔涌向前,与尼洛依达河、金沙江相遇,三江汇流一同进入金沙江,河流两岸高耸陡立,悬崖峭壁,怪石嶙峋,惊险异常,形成壮阔的峡谷景观。


图为金沙江与西溪河汇流处的大拐弯。金沙江支流西溪河、美姑河等由于受构造断裂和山脉走向的控制,在大凉山高原面上作强烈的切割,短距离大落差所形成的强烈切割冲刷力,使这些河流在汇入金沙江之前,塑造了一系列岩肩式峡谷群。摄影/马春林


悬崖之上还坐落着一个村子——阿布洛哈村,曾经的阿布洛哈村三面环山,一面临崖,由于悬崖上修路难度极大,村民出村只能翻山或坐溜索过河。


悬崖上的阿布洛哈村摄影/姜曦


不过,这样的情况在2020年得以改善,属于阿布洛哈村的乡村客运班线开通,便捷、安全出村不再只是大家心中的期盼。就此,中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建制村也实现了“车路双通”,而这不仅便利了村民的生活,也推动了村子的经济发展。


图为建在悬崖峭壁之间的阿布洛哈村的通村公路,建设这条公路需要凿穿三座悬崖,在峡谷上建起一座钢桥。这条通村公路也是连通阿布洛哈村与外界的“桥梁”。摄影/姜曦


悬崖下,经三江汇流后更为壮阔的金沙江继续流淌。在金沙江边,矗立着被称为“布拖第一奇观”的白石滩。白石滩因江水冲刷而成,形态各异,有的像鸟兽,有的像塔楼。夏秋时节,江水上涨,奇石“隐”而不见,待冬春时节到来,奇石便会“水落石出”。


火把原乡,历史悠久


隐于布拖山水间的村落,保留着原生态的文化习俗,这也是布拖成为“火把原乡”的底气。现在到布拖,不但能体验到身体的舒适凉爽,更能感受传承千年的火把节带给你的火热震撼。


中国国家地理,赞4484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也是凉山彝族自治州十分隆重、盛大的节日,布拖亦有“中国彝族火把节之乡”的称号。 在彝族人民心中,火可以驱赶虫害,驱除邪恶,保护庄稼,护佑家庭,同时它也是大自然和人类生生不息的象征。因而,每到此时,家家户户都会点燃火把,准备好鸡、猪、羊等用以祭祀祖先,并许下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庭兴旺的美好愿望。


彝族火把节的盛况图片源自《中国国家地理凉山州特刊》 摄影/李小平


火把节庆典通常分为迎火、玩火、送火三个阶段,三个阶段各有特点,若论最热闹,当属第二阶段。这一天,人们会身着彝族盛装,围着火把载歌载舞,斗牛、斗羊、赛马、拔河、选美、爬杆、摔跤等节目轮番进行。


火把节上的摔跤、赛马活动

“选美”是第二阶段的“王牌”节目,也是火把节上的“重头戏”之一,各位“选手们”身穿漂亮的彝族服饰,整齐划一地入场,依次向观众展示自己。绚丽华美的彝族服饰在场上十分亮眼。事实上,由于地理环境影响,凉山州保留了完整的彝族传统服饰,而在凉山州境内,不同方言区的彝族服饰也稍有差别。布拖彝族的男子服饰以小裤脚、短、小、素色为特点,配以华丽的九颗银扣;女子服饰以大色块、大图案区别于其他方言区。


布拖男子身着彝族服饰,披着羊毛披毡或“察尔瓦”。彝族人民喜欢披一件羊毛织的披毡,并称其为“察尔瓦”,这也是彝族的特色织物。摄影/马春林


如果细细观察,就会发现布拖男子们多头包青色丝帕或棉帕,上身着黑色或蓝色的绸质或棉质紧身单衣,衣服的样式为窄袖高腰,在前襟、项背、袖口上滚绣花纹,衣领和右襟边缀有九排长绊银扣或铜扣。裤子通常做成裆深且裤腰相对肥大、裤脚窄小的样子。


女子们的服饰则是长衣和百褶裙。筒状的裙子用红白相间的羊毛线或棉线织成,下端用青布、白布或蓝布叠成褶皱,红黑布条镶边;上身搭配长衣。青年多穿红黑相间的百褶裙,戴帽子或“哈帕”;中、老年着蓝、青布百褶裙或黑色的羊毛线百褶裙,戴“俄硕”。


彝族女子们穿的百褶裙是纯手工制作而成,从传统羊毛纺线、织布、打褶、定形、染色到最后缝制完成,需要用半年到一年时间。在布拖,彝族妇女纺线织布的场景十分常见。图片源自《中国国家地理凉山州特刊》 摄影/马春林


布拖儿女们不只在火把节上穿着精美端庄的衣服,还要佩戴“贵气”的彝族银饰。银饰是彝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布拖亦有“彝族银饰之乡”的美称。银花泡、银花牌、银花帽、银耳环、银耳坠、银项饰、银领扣、银领牌、银手镯、银戒指……走动之时,银饰碰撞,留下轻微的叮当之声,清脆悦耳。


布拖银饰制作工序复杂,图案样式丰富。“银”在彝族人的心中代表着纯洁与幸福。摄影/天空映象


在银饰的环佩叮当声中,“选美”环节渐入高潮,也是人们期待已久的“朵洛荷”歌舞。撑着黄伞的姑娘们身披白色“哈博勒底”依次进入,逐渐围成一个个圈,踩着细碎的舞步放声歌唱,歌曲与舞蹈相互应和,明亮的黄伞与能歌善舞的她们共同构成了火把场上独具风情的靓丽景观。


朵洛荷也叫“冬格”,是布拖彝族火把节活动中的传统歌舞,布拖也有“朵洛荷之乡”的称号。在朵洛荷表演中,彝族人民所穿的白色“哈博勒底”是一种羊毛毡披肩。


朵洛荷的歌舞将火把节的氛围引入高潮,高亢悠长的阿都高腔便负责将这氛围延续。阿都高腔的演唱风格是高音尖腔假声悠唱,唱腔优美、节拍自由、风格奔放、个性鲜明。它的歌词也如节拍般自由,唱生活、唱劳作、唱情感,哪怕创作者根据当下的心境来一曲“即兴创作”也无不可。阿都高腔唱的不仅是歌、更是彝族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感悟与向往。


图为彝族人民进行阿都高腔演唱。阿都高腔也称布拖高腔,布拖有“阿都高腔之乡”的称号。“阿都”是凉山彝族土语区的核心,文献记载,南诏始公元748年到北宋末公元1279年的五百多年历史中,布拖、普格两地一直处于阿都部管辖范围,因而布拖、普格地区的彝族人民也被称为“阿都人”。摄影/拾级


若说阿都高腔高昂的声调可以瞬间抓住人的心绪,那么彝族口弦音乐则像潺潺流水,缓缓道出人的情感。吹奏口弦,好似诉说情感,怀念家人、思念家乡、表达爱情……口弦声柔和动听,娓娓道来,令听者不禁与之共情。


布拖彝族口弦在当地被称为“勒果”,有竹质和铜质两种不同的形制,通过手指拨动簧片,靠簧舌振动发声。布拖有“彝族口弦之乡”的美称。图自:凉山文旅微信公众号


如果,你从千里之外来到凉山州,一定要来布拖感受这里山光水色、人杰地灵。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这里的人热情质朴,还有众多当地特色美食令人垂涎。这个夏天,来清凉布拖,感受火把节的火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