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先抑后扬什么意思(什么是欲扬先抑?)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07 09:50:35    

欲扬先抑:也叫先抑后扬,是指欲肯定某个人时,先用曲解或嘲讽的态度尽力加以贬低或否定的一种写作手法。

用法:先对写作的对象进行一定程度的贬低,即抑,而后着重描写所要赞扬的方面,此为扬。通过对比突出要描写的对象特点。

例如:

1、 七年级下册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我对阿长由刚开始的不大佩服--不耐烦--产生空前的敬意--敬意消失,最后因为阿长给我买来了我念念不忘的《山海经》,对阿长产生新的敬意,写出了阿长的朴实善良、仁厚慈爱的天性,表达了对阿长的感激,怀念。文章运用了欲抑先扬的写法,让我们对阿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七年级上册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文章写到“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运用了欲抑先扬的写法。突出了百草园的乐趣。


3、 八年级上册茅盾的《白杨礼赞》中“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书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着北方的农民?这段欲抑先扬的用法,使文章波澜起伏,富有变化,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举了这三个例子,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欲抑先扬的手法,任何说教和定义都不如来一个例子形象。希望能帮到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