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自性心理学(“自性”之溯源)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26 08:52:42    



3、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术语。

图:前排左一是弗洛依德,右一为荣格。

荣格(CarlG.Jung,1875年7月26日~1961年6月6日),是瑞士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早年曾与弗洛伊德合作,曾被弗洛伊德任命为第一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主席,后来由于两人观点不同而分裂。与弗洛伊德相比,荣格更强调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负,反对弗洛伊德的自然主义倾向。“自性”,或称之为大写的自己(Self),以及有关的“自性化”(individuation)过程,属于荣格分析心理学的核心内容。有关论述,属于心理学之道的本质探索,可视为荣格对德尔菲神殿箴言“认识自己”的响应。

“自性”是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的一个核心概念。荣格把自性视为心灵的中心和整体。在荣格的心理学中,表达和现实自性完整性的过程就是自性化,而自性的体验是一种类似宗教性或神圣的体验,它为个体提供了人生的方向与意义。

荣格的“自性”观念与佛教的“自性”观念相似之处。荣格认为,“自我实现”是片面的,人应当寻求“自性实现”,亦即心理完整性的实现。“自性”是人的完善性的种子,是人们心灵深处内藏的珍宝;“自性”与宇宙本质紧密相连,因而具有神圣性。“自性”是人的完整性的发源地和目的地。即“自性是有倾向性和意义的原则和原型”。

图:在《伊雍:自性现象学研究》中,荣格也将神话、哲学、宗教和文化,比如基督教中的象征,以及诺斯替的传统等,融入对“自性”原型及其原型意象的分析与阐释。于是,看似理论性很强的著作,已是包含荣格分析心理学积极想象和扩充技术的运用。

荣格的“自性”概念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理解:整合性、秩序性、中心与完整性、神圣与超越性。

整合性。自性的整合性是指心理对立面之间的整合,主要的内容: 意识与无意识,心理类型的优势功能与劣势功能,自我与阿尼玛(阿尼姆斯)以及人格面具与阴影等之间的整合。

自性的整合性的机制是荣格提出的超越功能。超越功能起源于意识与无意识间的张力,它旨在于帮助二者的统一。之所以称为“超越”是因为它能够在意识与无意识两极间自由运动。荣格在《论超越功能》的论文中写到:“对立两极的双方的相遇,诞生了充满能量的张力并创造了一个活生生的第三者———不是根据排中律得出的逻辑上的死产,而是在超越两极对立的运动,引向新水平的诞生,新的境界。超越功能以一种连接对立面的品质展现自己。只要对立面被分离—自然是为了避免斗争—他们就不起作用或毫无活力。”

超越功能与自性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 借助超越功能,自性指导着自性化。因此,自性的目的在于实现心灵的完整性,而超越功能可以整合意识与无意识、人格面具与阴影、个体与集体的对立,从而实现心灵的完整性。

秩序性。自性的目标在于心灵的完整性并给心灵指明了方向,即自性化。自性的秩序性是在整合性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众多对立面整合后和谐有序的状态。

荣格与弗洛伊德分裂后,很长一段时间失去了方向,整个人处于精神分裂的边缘。他自发画曼荼罗以保持内心的平衡与秩序。荣格在《回忆•梦•思考》中写道:“当我开始画曼荼罗时,我便看出,一切东西,我一直在走着这所有道路,我一直在采取的所有步骤,均正在导向回一个单一点。也就是说,导向居中的那个点。事情对我变得越来越明白,曼荼罗就是中心。它是一切道路的代表,是通向这个中心,通向自性化的道路。”

曼荼罗是“自性”的典型象征。绘画曼荼罗具有如下功能: 整合意识与无意识的冲突、预防与修复内心分裂、领悟生命意义以及明确人生方向的功能。荣格也让他的病人画曼荼罗,从而整合他们内心的紊乱,建立内在的秩序感。荣格在《论曼荼罗象征》中写到:“曼荼罗经常出现于心理紊乱的状态下。他们画曼荼罗的目的在于减少心理紊乱,实现内心秩序,虽然病人在意识层面未能意识到这点。然而,他们所表达的正是秩序、平衡与完整。病人经常强调,通过画曼荼罗,他们获益良多或心情得以平复。”

图:荣格绘制的曼陀罗。曼陀罗是荣格理论中极其重要的图案形式。这种图案的历史悠久,多次出现在不同宗教意象中,包括佛教、基督教和印度教。

中央是一颗星,蓝色的天空中飘着金色的云。我们在四个基点都能看到人的形象:顶端是一位沉思的老人;底部是洛基或赫菲斯托斯,有着火红的头发,手中拖着一座神庙。右侧和左侧分别是一明一暗的女性形象。两名女性代表的是阿尼玛的两个方面。老人相当于意义或精神的原型,而黑暗的地府人物则是智慧老人的对立面,也即是魔法的(有时是毁灭性的)路西弗元素。在炼金术中,这是赫尔墨斯·特莉丝梅季塔斯与墨丘利的相对立,墨丘利是狡猾的“小丑”。

整体性与中心性。荣格从关于自性的梦的经历领悟到,自性既是心灵的整体,也是心灵的中心。

在《分析心理学的两篇论文》中,荣格写到: “意识与无意识相互补偿所形成的心灵完整性,这就是自性。根据这个定义,自性超越意识自我,它不仅包括了意识,也包括了无意识。”自性作为心灵的整体性,经常用四方体或曼荼罗的意象来表现。荣格说:“曼荼罗象征所有对立面的统一,它包含阴阳双方,也包含着天堂与地狱。曼荼罗是永恒平衡的状态。”

在荣格后期的作品中,荣格认为自性是心理的整体,也是心灵的中心。荣格在《心理学与炼金术》中写到:“我把这个中心称为自性,它应该被理解为心理的整体。自性不仅是中心,但也是包含意识与无意识的整体。自性是这个整体的中心,正如自我是意识的中心。”

神圣与超越性。自我意识是个人意志、觉察与自我肯定的基础,具有适应社会功能。荣格认为,自我如同卫星,围绕着自性转动。自性包括自我,在《心理类型学》中他提到:“我把自我(ego) 与自性(Self) 二者作了区分,因为自我只是我的意识的主体,而自性则是我整体的主体,因而它也包括了无意识心理。在这个意义上,自性将是一种保护自我的要素。”

当个体体验到比自我更为核心的自性存在时,就会体验到自性的神圣性。自性经常以象征着比自我更加优秀的人物出现。荣格在《爱翁》中指出,“比自我人格优越的人物,像是父母、叔舅、国王、皇后、王子与公主等,是自性可能的象征。也有象征自性的动物意象,如大象、马、牛、熊、鱼及蛇。这些是代表个人部落与民族的动物图腾。集体要比自我人格更为伟大”。

因此,自性的神圣性常常与宗教意象联系在一起。荣格在《爱翁》中指出:“正如我已经强调的,在实践中,自性或完整性自发的象征是很难与神的意象相区别。”在梦中或处于冥想状态时,自性原型可能会以上帝、佛陀、超人或智慧老人等这样的形象出现。但是,荣格告诫我们不要混淆神的意象与上帝本身。荣格说: “心理学不做超自然的申明。心理学仅在心灵的完整性象征上与神的意象相吻合,但是神的意象不能被证明就是上帝本身,或者用自性去替代上帝。”

图:荣格于1939年为铃木大拙《禅学入门》写序言。

荣格认为,东方的宗教概念与西方非常不同。仅是术语的翻译就会遇到很大的困难,例如中国的道、佛教的业力,而此书中又出现了一个难以超越的核心概念:悟。他引铃木的话说,“悟是禅宗存在的理由,没有悟就没有禅。”他举了一例,有个僧人去拜访玄舍,问他真理之道的入口在哪里?玄舍反问僧人,“你听到小溪的潺潺流水声了吗?”僧人说,“是的,我听到了。”玄舍说,“这就是真理的入口。”

觉悟怎么来的?又怎么构成?换句话说,是靠什么得到觉悟?觉悟了什么东西?这都给人非常模糊的感觉。禅宗绝不是西方意义上的哲学,荣格断言,所以他建议最好一开始就让自己跟禅宗的奇妙模糊感融为一体,而且始终记住,悟是一个神秘且不可言说的体验。在禅的故事与神秘的觉悟之间有一道鸿沟,要填补此鸿沟的方式只能透过暗示,开悟的时候你没法预知,它是完全不能期待的东西。


相关文章